补齐区域生猪种业短板

更新时间:2025-09-21 03:11 类型:新闻资讯 来源:网络整理

  8月11日,重庆市城口县庙坝镇天保村旁的祖代猪场里,装载着300头优质母猪和2000头仔猪的冷链运输车渐渐驶入,经历庄苛消毒后,这些“新成员”正在就业职员的开导下,有序进入智能化猪舍——这标识着城口县范畴最大的黑标种猪基地,正式开启了资产链升级的新篇章。

  走进这座总投资1400万元的猪场,7800平方米的修造群里藏着不少“黑科技”。5800平方米的猪舍内,主动粥料体系会依据猪只发展阶段精准配比饲料,守时定量投喂;全漏粪板搭配智能刮粪机,让粪便通过地下管网直接输送至1020平方米的有机肥坐褥车间,变废为宝。

  “这是城口县养殖业首个完成主动化、数字化的基地。”猪场担负人指着监控屏幕先容,体系会通过传感器及时监测温湿度、氨气浓度,主动调动透风和温控开发,确保猪群处于最适宜的发展境遇。目前,猪场策画存栏母猪300头,年可产出良好内二元母猪2400头、黑标商品仔猪6000头、商品猪800头,为区域生猪种业供应强劲动力。

  猪场不光强壮了资产,更让周边田舍尝到了甜头。依托“墟市主体+村整体经济结构+田舍”的益处联合形式,猪场终年供应15个安宁就业岗亭,天保村村民李大姐便是受益者之一。“正在家门口上班,每月能拿3000众块,还能助衬白叟孩子。”李大姐如意地说道。

  除了就业岗亭,猪场每年还为天保村整体经济结构带来4%的固定分红,直接策动216户田舍增收。

  从科技赋能确当代化养殖式样,到带农益农的益处联合形式,庙坝镇祖代猪场正以“新成员”入驻为契机,补齐区域生猪种业短板,向着“渝东北首要生猪坐褥供应基地”的方向稳步迈进,为村庄整个复兴注入源源不休的动力。